编者按:3月5日下午,光明日报采访了部分十二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透过数字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郭雷院士接受了记者采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在落实
解读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代表
过去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也逐年提高。应该说,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未来,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之一,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并用专门一段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科技政策一脉相承。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非常有针对性,对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长期困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比如理顺产、学、研、用之间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和政策措施。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随后制定相关措施和实施细则。
今年应是各项措施、细则出台与落实的开局之年,这也关系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成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该花大力气研究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科技和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明晰哪些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切实完善相应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的目标,也才能为我国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由光明日报记者齐芳采访整理,文章请阅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3-03/06/content_6907299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