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9 | 编辑:交叉中心办公室


2013年7月26日下午,加州大学Irvine分校林志宏教授应国家数学交叉中心的邀请在思源楼作了题为“Large-scale Fusion Simulation”的综合报告。数学院相关科研人员及研究生5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国家数学交叉中心副主任陈志明研究员主持。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受控核聚变是种能量巨大、原材料取之不尽、洁净、安全的新能源。林志宏教授介绍了磁约束核聚变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历史以及国际现状,阐述了聚变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朝着实现受控核聚变目标努力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是该项目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获得了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堆是从高温到低温、高压到高真空、强电流与强磁场作用下的极度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快时间尺度和慢时间尺度相差10个数量级以上。受控核聚变数值模拟是计算物理、计算数学、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林志宏教授介绍了等离子体反常输运、湍流扩散的研究进展,磁约束核聚变模拟程序GTC的最新应用以及在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上的模拟成果等。
林志宏教授于2000年获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2004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NSF CAREER Award,2006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09年受聘为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组建北京大学聚变模拟中心。2013年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托卡马克大规模数值模拟》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基于大规模模拟预见了自组织带状流调制湍流现象,带动了大量有关湍流-带状流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他发现等离子体反常输运与聚变装置尺度的定标关系、揭示湍流扩散的本质,导致反常输运模型的修正并激发学术界对湍流扩散的广泛研究。
讲座结束后,陈志明研究员为林志宏教授颁发了讲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