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7

2022年5月6日上午,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应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邀请做客综合论坛,作了题为“从脑数据到脑模拟”的线上报告,报告会由中科院数学院副院长、中心生物医学部主任巩馥洲研究员主持。马志明院士、中心副主任闫桂英研究员等近百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从脑数据出发,冯教授介绍了他和团队如何利用统计学等数学方法来研究脑科学,用以实现全脑模拟、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他们已经开展了对不同尺度(基因、蛋白、神经元、组织、行为、环境)的与人脑相关数据的大量研究,这不仅为青少年和中老年的健康脑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一些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视角。相关研究为理解脑的一些区域认知功能提供了可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利用介观数据同化方法和two-level路由优化,在减速比1:508的条件下,在10,000张GPU卡上实现了八百六十亿的数字孪生脑(DTB)的模拟,DTB和生物脑活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最后,冯教授讲解了他和团队利用DTB所开展的一系列‘干’实验和应用。
冯建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皇家学会沃夫森研究功勋奖获得者,2019 年作为三十年来的首位华人受邀在剑桥大学作 Paykel Lecture 年度冠名讲座。冯建峰教授在计算脑疾病和类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了一系列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并原创性地将它们应用于解决神经科学、各类脑疾病和自动驾驶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不同尺度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理论研究,提出和发展了非线性因果关系的方法和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发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病灶及其临床诊疗中。在单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分析、随机控制理论、因果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出过杰出工作。共发表三百多篇文章,其中五十几篇研究成果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在 Nature 子刊,Science子刊,JAMA子刊等生物医学杂志和 IEEE TPAMI和 PRL 上(影响因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