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数智中医班
《数理交叉基础前沿选讲》课程
正式启动
10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郭雷教授以“系统科学概论”为主题讲授《数理交叉基础前沿选讲》课程“院士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刘江平,中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峰以及中医学院师生参加开课仪式。
本次课程是任应秋数智中医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积极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
郭雷院士系统梳理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他重点介绍了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并详细阐释了自己于2016年提出的“系统学五论”框架——系统方法论、系统演化论、系统认知论、系统调控论和系统实践论。这五个层面构成了理解、认知和干预复杂系统的完整方法论体系。
在郭雷院士的创新视角下,“系统学五论”与中医智慧进行了深度对话:系统方法论与中医“形神合一”整体观相契合,系统演化论为“子午流注”等动态过程提供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认知论与“四诊合参”诊断原则相通,系统调控论体现在“以平为期”的治疗智慧中,系统实践论则贯穿于中医“未病先防”等全周期诊疗实践。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与阵阵掌声。
郭雷院士指出,系统复杂性可定义为“在时空中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统一于系统功能”,这与中医将人体视为有机整体的观点内在相通。他强调,当今是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本质上也是系统科学的时代。
郭雷院士展望了系统科学助力中医药现代化的广阔前景。系统科学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维高度契合,有望破解中医理论“抽象难实证”、诊疗“经验难量化”等关键瓶颈,为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搭建起深度融合的桥梁。
本次“院士第一课”为师生打开了交叉学科前沿的大门,揭示了古老中医智慧与现代系统科学的交叉融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数智”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富有远见的一步。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信心,必将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