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告七十:顾险峰教授谈“A Geometric View of Optimal Transportation and Generative Model”
2018-1-19
2018年1月15日下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终身教授顾险峰应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邀请在数学院南楼作了题为“A Geometric View of Optimal Transportation and Generative Model” 的综合报告。报告会由数学院副院长、交叉中心副主任高小山研究员主持,包括郭雷院士、严加安院士在内的众多师生参加。报告会开始前,高小山研究员代表交叉中心向顾险峰教授颁发了讲座证书。
顾教授从近年大热的机器学习讲起:机器学习的运用与经典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虽然它解决了很多经典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等,但它缺乏理论模型;而相关研究的目的正是用经典方法给机器学习背后的“黑箱”提供合理的理论解释。随后,顾教授切入正题,整个报告围绕着如何用几何的观点来看自由传输理论而展开,报告内容丰富详实,深入浅出,听众们兴趣盎然,不时互动。报告结束后,顾教授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顾险峰教授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基础理论方向,1992年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后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曾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奖(与胡事民教授合作),“华人菲尔茨奖”:晨兴应用数学金奖。丘成桐先生和顾险峰博士团队,将微分几何,代数拓扑,黎曼面理论,偏微分方程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创立跨领域学科“计算共形几何”,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几何建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医学图像等领域。目前已经发表二百篇余篇国际论文,学术专著包括“Computational Conformal Geometry”(计算共形几何), “Ricci Flow for Surface Registration and Shape Analysis”等。